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tructure

- 南島社會文化與當代議題讀書筆記
族群研究(II):回顧
Leach, Edmund
1965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tructure (Chapter 1). Boston: Beacon Press.(張恭啟、黃道琳 譯,《上緬甸諸政治體制:克欽社會結構之研究》,第一章。臺北:唐山出版社,2003)


本章作者說明了研究問題和其脈絡,即從緬甸東北的克欽、撣人,看似不同的政治、禮儀、文化上的「象徵標誌」,他認為必須將此一廣大的區域視作大的「結構體」,而在這個結構體裡,如何「承受多樣的文化性詮釋」,以及「不同的結構如何能用同一套文化象徵來作為表徵」。

研究場域:克欽山區概況

克欽山區面積約5萬平方英里*(約8萬平方公里,台灣約3.6萬),克欽和撣人散居其間,人口約30萬。克欽主要居住在地區,採山田燒墾的方式;撣人則居住於河谷,發展灌溉農業。而克欽更因為居住地區或使用的語言差異,可再細分成不同的人。
由於克欽山區在語言和文化上差異頗大,作者認為過去對克欽山區的研究取向將整個地區的文化看作是一致的,實忽略了差異的區分。作者則試從克欽山地這個大結構上各種的文化差異,能否找到一種「社會結構」,是否能透過一套相同的社會組織來加以區分,或實際上有相當複雜的社會組織。

社會體制的延續或變遷為何

過去的人類學者為了比較不同的社會的結構,將研究的社會假定在一個均質穩定的狀態,即「概念性模型」而加以描述或對照,然而真實的社會並非維持在這樣的假設狀態。作者則認為,「儀禮性表演的邏輯中所具有的這些不一致性」,才是任何社會體系在實際運作中所不可或缺的,而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結構」是一套「關於個人間和群體之間的權力分配之理念」。
社會結構-足以結合一體系的各組成部分之若干組織原則。

作者認為,真實的社會是處在時、空之中一個變動的環境,其變遷過程有兩個類別,一種是延續的(ex.世系群的分裂,結構的形式沒有改變);另一是結構形式的改變(ex.平等的世系轉變成階序社會)。

社會單元-結構性變遷的過程

克欽山區各政治體系的規模和組織原則皆有很大的不同,和政治體隨著歷史或的變遷和種種因素,獨立的政體彼此合併,或規模大的階序裂成,因此,作者認為這些快速地分裂或合併的政體並不能看作各別單一的,因為分裂和合併乃牽涉到「結構性變遷的過程」,因而應看作「變化無常的大體系」。

研究社會的變遷,可能因為田野的時空短暫、歷料的不足而有有困難,更可能因為研究者對研究資料錯誤的假設,甚至沒有把所得的資料放置在時間和空間中來研究,而成為學術上「均衡與穩定」的文獻。

模型體系-建立生活秩序的價值觀

人類學家對一個社會體系的描述,作者認為是「社會體系如何運作」的假設,然而這假設和真實的運作是相矛盾的,而可藉這些矛盾來了解社會變遷的過程。山欽山區各別不同的社會體系,是該社會人們用以「建立生活秩序的價值觀」,不同的人也可在不同的社會體系佔有一個位置。作者指出個人為提升地位或利益,而集體地改變了社會結構,造成社會結構變遷,而要探討結構變遷的現象,必須關注在一個特定體系中政治權力焦點的轉移。(ex.第9頁克欽和撣人如何在兩個不同的政治體選擇)

在這被假設的社會體系裡,可以標示出體系內各群體及社會角色間之地位關係。因此社會結構變遷不僅是體系中社會角色的地位改變,而是「理念體系自身的變遷,即權力結構之改變」。

個人在體系的權力,則必須在體系中擔任社會角色後,才會擁有權力,作者假設個人獲取權力的意願乃是一普遍的動機。並透過權力獲取以成為擁有權力的社會角色,得到別人的尊敬。

儀禮-藉此理解受到尊敬的意義

作者認為儀禮是用以「表達個人當時在社會結構體系中所占的角色身分」。作者從克欽人農作的特定行為模式,指出「慣習步驟」即是克欽人用以標誌我群的行為,這些要素往往是研究者在功能分析上所忽略的材料。「邏輯上美感和倫理是同一物」,因此要了解一個社會的倫理規範,必先研究其美學。

風俗習慣則是「象徵的行為,意義的表徵」人類學者必須從學術方向加以詮釋,無分習俗的聖俗。而神話和儀禮,則是一體兩面。作者對兩者有不同於英國社會學的看法,他認為神話是「語言形式的表白」,禮儀是「行為形式的表白」。若要理解這些論點,必須具體地從人類行為來觀察,而非理念體系本身。

詮釋-象徵

「禮儀性行為和信仰兩者都應視作社會體系的象徵表白之形式」。作者假設每一不同文化和心智發展程度的個人,都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建構象徵和聯想,也就是即使面對不同的語言,但透過對具體事物的詮釋仍可以被理解(ex.第16頁假設對克欽人詩歌的翻譯)。

儀禮在文化脈絡中是一套「象徵」,人類學家用學術語言加以詮釋則是另一套「象徵」,兩套象徵的共通者,即是共同的「結構」。社會裡的成員藉著象徵來提醒並指導其社會活動的體制,免落入無政府狀態。

社會文化結構-結論

「文化為社會結構提供了形式,成為它的『裝飾』」。「文化形式是一項既定的因素,一項歷史的偶然產物」。作者以克欽女性婚前婚後的頭髮和裝飾變化,指出這象徵意義即是女性身份的表白,相對於英國女性的婚戒作為身份的區別,這是存在於不同文化中的「同一種結構關係」,只是象徵化的方式不同。

同樣的,克欽人和撣人即便在語言、居地、農作方式不同,但基於兩相信源自同一祖先,因此無論服飾和儀禮都只是「象徵標誌」差異,也就是在一個大的結構體系裡各不同的環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