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機動阿嬤」,出發! 布農婦人和電動代步車的慢速實踐

摘 要


本文以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使用電動代步車的「機動阿嬤」為研究對象,「機動阿嬤」在本研究指年齡五十五歲以上,擁有電動代步車的婦女。在這個距離省道大約2公里,居民一千多人,以布農為主的部落裡,從九年前開始老人家因為實際需求陸續擁有電動代步車,至今已接近二十部,其中大部分是女性駕駛者。這些逐漸增加的「機動阿嬤」,日常活動大多靠駕駛電動代步車自理,例如拜訪親友、上教會、採買或參加村裡活動和公共事務,也能駕車往田野或工寮、山上的老家,並接送幼小的孫子孫女上下學,讓「老祖母」的角色有更積極的作為,從被動的需求者轉為自主的守護者。

人們藉由工具運用或機器合作,打破了體能、時空等限制,帶來舒適便捷的生活,拉近時空的距離感,科技不斷地向前推進,生活圖像隨之變貌。身體和機械的配合讓人們更快抵達目的地、只需連上網路或電話即能與不同空間的人接連,在標準作業流程下科技快速準確地替代了勞動力。一方面人們對科技的依賴感與日俱增,形成人類學家新的研究面向;另一方面,科技可能讓社會裡的弱勢者(如年齡、性別、身體、階級等形式的體能、肢體或使用習慣限制)的行動條件增添便利性,在實踐中產生能動性;然而,個體所處的社會文化亦可能造成對物質的認知差異,反而使個體更受制於機械,形成新的象徵標記及刻板印象,這也是本文藉由桃源村老婦女騎乘電動代步車的情況,所欲探究的性別、年齡和車體本身多重限制下,在行動實踐中產生新的機會和制約。

「機動阿嬤」同時標示著車體的速度和電力限制、駕駛者性別和年齡限制,本文將探討她們藉人車合作的慢速移動帶出的兩個現象。首先,新的機會產生:移動方式轉變使阿嬤對空間、時間的想像,是否得以跨越文獻裡(黃應貴,1993)布農人兩性對空間、力的象徵結構,而阿嬤在家庭中的角色能否跳出傳說故事裡等待和被照顧的樣貌(李敏雄,1995),轉為活潑積極自主的新形象。其次,部落阿公駕駛電動代步車比例偏低,是否牽涉到布農人社會文化如何思考老年、性別,「機動阿嬤」對行車速度和用車時間、距離等自我設限,是否為符合傳統思維下婦女被想像的樣貌,新物質進入部落後人們如何藉原有文化認識,是否形成新的象徵標誌,或隱含性別和年齡的新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