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南島文化通論-期末報告
一、研究動機
(一) 儀式,一種神秘的、超越現實框架的力量
儀式過程本身有特定的結構,任何人或物一旦進入儀式,其性質就完全改變而產生神聖的、超自然的力量。
涂爾幹在其經典之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實踐》兩個主要論點-宗教信仰不能化約為個人的信仰、並有其自成一格的系統,以說明宗教是「社會事實」。另一方面,社會不同階層也可能在崇拜上產生階序,而造成社會的分化或區別,宗教儀式也會隨社會生活而改變其表現形式。
本文即透過對三位不同時期、不同因素來到台灣的印尼女性的信仰儀式,淺談她們目前居住在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以布農族人為主的部落,在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適應,如何藉由信仰的力量回應;並在環境、生活習慣、語言、宗教甚至工作條件等多重的限制下,如何維持其信仰或作出何種轉變來因應。
(二)「象徵資本」相形弱勢的「南島姐妹」
社會學家布赫迪厄從現代社會空間概念的各種不平等階層化中,將資本分成四種形式: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及象徵資本;其中的象徵資本牽涉到是否受到社會認可,和透過總合上述三種資本的優勢。布赫迪厄認為社會空間之所以能運作,乃是社會中的成員努力追求社會認同並得到他人的承認,因此某一種文化得在社會空間「合理」的存在或具有宰制的優勢,是通過象徵資本的鬥爭而形成。
「這樣看來,象徵資本是一種他人賦予社會施為者的信譽(信譽指的是事先給予的信仰及信任),因為他人承認這個社會施為者所擁有的某些正面特質」。
不論是因為工作而來到台東的短居者,或婚姻關係遠離家鄉的「外籍配偶」,雖然在語言人類學的分類架構下,這三位印尼女性和布農族人同樣是南島語族,在一些語詞上有其相似性,若從布赫迪厄的象徵資本來理解她們所處的社會空間,移工所能擁有的經濟、文化及社會資本的總和實際上相當有限,而「外配」更需要長時間經營社群關係以獲取社會資本,因此,她們欠缺的「象徵資本」使她們在這個場域中相形弱勢;同一個社會空間裡,布農族(無論是僱主、夫家或同一場域整體)握有象徵資本而被賦予「合法的」權力,在這一種資本累積過程裡成了宰制階級。就在這樣的不對等階級關係上,這三位印尼女性是透過何種方式來凝聚彼此,本身的文化又如何轉換或回應。
Vivian手抱著Faridah(左)的女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